绥化,满语安顺吉祥之意。1885年建制,1956年设地区专员公署,1999年12月撤地设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地理位置东经124°13′至128°30',北纬45°3′至48°02',海拔高度为135—247米。是黑龙江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省六大客货运中转中心之一,哈尔滨以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东接林都伊春,南临省会哈尔滨,西靠油城大庆,北依口岸黑河,西北连鹤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接壤113公里,与大庆接壤182公里。绥化既不临海,又不临江,海上出海口最近的是辽宁省营口港和大连港,距离营口港852公里,距离大连港1048公里。距离陆路口岸黑河市468公里,绥芬河市603公里,东宁市634公里。
近年来,绥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引领,围绕“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目标定位,精准把握“三个第一、三个千亿”的努力方向,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2018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比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产业扬帆正起。绥化初步构建了绿色食品、能源、石化、纺织、医药、机电等产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总量375户。依托资源保障和产业基础,绥化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转型,以资源换技术、换资本、换市场,实现链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加工区块和经济版块。全市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3处,面积82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总面积1124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3%。“三品一标”认证总量1301个,均居全省前列。境内已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3亿吨和100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分别为4210万吨和600亿立方米,总价值达到1.4万亿元。大力发展采掘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延伸补齐乙烯、丙烯、碳四、聚烯烃全产业链条件优越。野生中草药资源较为丰富,常见的野生药材有柴胡、防风、甘草、刺五加、五味子、元胡、龙胆草、枸杞、益母草等二十余种,中草药种植面积3.6万亩。全市现有医药企业16户,生产规模在全省第二。纺纱总能力10万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9亿元。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土工织物、环保无纺布、包装材料,开发汽车装饰、室内装饰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产品。
----生态优势突出。绥化地处世界珍稀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和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奶源带和优质大豆生产带。耕地土质肥沃,500万亩富硒,有机质含量是黄土层的10倍,农药残留量是全国的十分之一,冻融交替、半年休耕、一年一季,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生长周期长。绿色食品种植全覆盖,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市。“寒地黑土”品牌是“中国十大诚信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第一名,品牌估值123亿元。在全美联邦和欧盟27国获得注册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1301个,驰名商标4个,知名商标68个。所辖的肇东市是中国玉米综合利用之乡,安达市是中国奶牛之乡,海伦市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望奎县是中国瘦肉型生猪之乡,庆安县是中国绿色水稻之乡,兰西县是中国亚麻之乡,青冈县是中国玉米之乡。
----民风淳朴厚重。绥化是黑龙江流人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满、回、蒙古、朝鲜、鄂伦春等31个少数民族,各类文化遗址491处,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肇东的国画、望奎的皮影、兰西的挂钱、绥棱的黑陶、海伦的剪纸和二人转闻名全国。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全国学中卫,绥化怎么办”,借鉴经验、提升标准,区域文明形象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法治绥化、平安绥化、和谐绥化建设,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精简行政审批制度事项59.6%,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四证合一”全面启动。实施告之承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选派“驻企秘书”,极大方便了企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社会风气优化、文明习惯养成、传统文化回归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把从根本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落实共享发展的基本路径,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方向,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景色秀美宜人。绥化地处北半球中温带,冬季冰雪覆盖,夏季降雨集中,气候温润。春秋气候宜人,既有雄奇壮美的大峡谷,也有大草原、大湿地、大森林,更有一望无际的大农田,旅游资源富集。现正在发挥健康产业对人的吸引功能、养老产业对人的关爱功能、旅游产业对人的愉悦功能,整合医疗、山水、家政、文化、娱乐资源,传承文化,记忆乡愁,从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的角度去研究谋划产业、强化设施、完善功能,逐步在全省全国叫响养老健康旅游的绥化品牌。进一步发挥放大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寒地黑土的资源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寒地黑土文化,打造美丽经济品牌,推进健康养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整合医疗保健、功能食品、文化娱乐、家政陪护等产业,集中打造大健康产业,打造家政陪护品牌。推动城市人下乡共享田园风光乡下人进城享受城市文明,市本级宝山“养生小镇”、肇东五站“卓达新城”、庆安柳河“五七小镇”、兰西河口“慈善小镇”、绥棱四海店“森林小镇”等一批健康养老旅游“三位一体”载体正在建设完善之中。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旅游产品:以田园、生态、有机、绿色为突出特色的东北风味“美食绥化”美食品尝游;以果蔬采摘,大平原、大农田风景欣赏为突出特色的田园风光游;以兰西东北民俗文化旅游第一村、望奎满族风情园为突出特色的民俗风情游;以北林、望奎休闲滑雪、温泉养生为突出特色的冰雪温泉休闲游;以望奎皮影、绥棱黑陶、海伦剪纸和二人转为突出特色的历史人文游;以东林寺、红光寺、明净寺等寺观和海伦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进一步打造沿松花江生态自然文化旅游带、西部草原湿地景观带、小兴安岭山区景观带、百里呼兰河休闲旅游景观带等特色旅游景观带。借助稻田、林海、湿地,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肇东千鹤岛、海伦大峡谷等一批热门景点。全市共有A级景区42家,旅行社33家,星级饭店2个。养老机构249家,总床位数26764张,总床位达到了每千名老人32张,为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充足保障。各级各类卫生机构2203家,卫生技术人员21066人,乙类大型医疗设备56台。绥化作为哈尔滨1小时辐射半径,可以共享哈市发达的医疗服务,养老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医护支撑。
年平均温度3.3度,极端最低气温-40.1度,极端最高气温39.4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7%,年平均降水量543.5毫米,风速3.4米/秒,气压992.6百帕,日照时数为2681.5小时,等效小时数介于1400至1600之间,属于太阳能二类地区。年积温2755摄氏度,初霜日9月22日,终霜日5月14日,无霜期143天。
----农业基础雄厚。绥化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域,担当地方建设现代农业领跑者重任,现代农业建设卓有成效。沃野千里,稻菽飘香,贯穿境内的松花江、呼兰河两大水系、38条大小河流滋润着沃土良田。食品产业以大米、分割肉、低端饮品等初粗加工为主,开始向分离蛋白、膳食纤维等终、高端发展,“粮头食尾”初具规模。绥化是全国六大秸秆养牛示范区和无规定疫病区之一。草食畜禽规模化养殖场2446个、专业小区6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60%以上。乳品加工重点向功能奶粉、配方奶粉等方向延伸;生猪除增加高低温熟食品种外,更侧重皮毛骨血脏的终端产品化发展,横州:花田月下婚庆秀-广西新闻网;牛羊奶向高端订制、私人订制发展。高品质液态奶、牛羊肉供不应求。种植的蔬菜品种有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菜豆类、块根块茎类、葱蒜类、食用菌类等,“蔬菜集散地”、“蔬菜交易中心”和“北菜南运”核心区地位正在确立。以村为基本单元复合型经营主体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4.4万个,57%的土地流转,63%的土地规模经营。